为什么不是经期也会出现腹痛?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排卵痛,但排卵痛是怎么回事,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疼痛呢?
排卵痛是指在排卵日前后引起的腹痛。 实际上有很多人烦恼于排卵痛。
排卵日

排卵
作为女性的月经周期中出现的特别现象,卵子从在卵巢表面生成的卵胞中排出。月经周期是以以下的循环进行的。
■ 月经期
妊娠没有成立时,子宮内膜剥落,成为月经。
■ 卵胞期
月经完了后,卵巢中的卵胞开始成长,子宮内膜变厚。
■ 排卵期
根据卵胞荷尔蒙的分泌作用,卵胞进行发育、成熟后,就会分泌黄体化荷尔蒙,引起排卵。
■ 黄体期
排卵后黄体荷尔蒙的分泌增加,为了迎接受精卵,体内做好了使子宮内膜柔软的准备。
如果受精卵没有着床,就会形成月经,每个月都以此循环。
排卵日的特定
出现排卵到月经来之前的天数大概是14天左右,但是由于环境、体况、压力等,月经周期会有所变化,因此不能特定出排卵日。
如果想知道有没有排卵,要每天记录基础体温、看有没有分为低温期和高温期的体温曲线进行判断。
排卵是在基础体温最低日的前后2天左右,共计4天内的任何一天中排卵的概率都很高。
排卵日检查药或宫颈粘液的变化(像蛋白那样近乎透明、量多的情况)也可以预测排卵日前后,但是并不能断定排卵日。
排卵痛的症状

排卵痛主要的症状是下腹部疼痛。也可能出现腰痛或少量出血。不同的人感受的疼痛也是不一样的,例如有「针扎般疼痛」「丝丝拉拉的疼」「身体沉重无力感」「和痛经一样的疼痛」等。
疼痛程度的个体差别很大,有完全感受不到排卵痛的人,也有能敏感的感受到疼痛,并且知道是由左边还是右边卵巢出现排卵的人。其中也有痛的睡不着觉的人。
如果排卵痛的症状很严重,数日都不能治愈的人,可能还有因为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这种情况下要到医院接受检查。
引起排卵痛的机制

排卵是卵子从卵巢表面的卵胞中排出的现象,出现排卵时卵巢的表面会破裂出血。
说到「卵巢破裂」,很多人就会联想到疼痛,但实际上卵巢本身是没有可以感觉到疼痛的知觉神经的。
但是,由于卵胞的外膜有少量的神经纤维,卵胞在向排卵发育的过程中,卵胞的外膜被拉长的刺激或卵胞破裂的刺激,多少会感到些许疼痛。
另外,敏感的人会感受到卵巢变化的下腹部的肿胀感。
卵胞破裂的时候引起出血,很多是由于覆盖在卵巢的前表面的腹膜受到刺激引起的疼痛造成的。
腹膜是在神经支配中有着非常优良构造的组织,一些出血等细微的刺激也能敏感的感受到,并且作为疼痛感传递给大脑。排卵痛是出现在从排卵前到排卵后的数天内。
排卵痛和月经痛的不同

月经痛是为了把变得不必要的剥落的子宮内膜挤出子宮外,由具有收缩子宮作用的前列腺素荷尔蒙的分泌引起。
这种荷尔蒙也有收缩血管的作用。血管收缩可能会使血液流通变差,出现致痛物质,疼痛变严重的恶性循环。
本来运动不足、肌肉量或肌力低下的人、怕冷的人体内的血液流通能力就比较低下,因此会更加助长疼痛。
过度感到压力或睡眠不足时,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容易出现致痛物质,并且易于感受到疼痛。
缓和排卵痛的方法

排卵痛是在女性的月经周期出现的生理现象,有这种情况的人是不能避免疼痛的。
但是,也有减缓排卵痛的方法。那就是把身体的血液循环调整好、进行充足的睡眠、放松心情地生活等。
平时可以持续做伸展体操或步行等有氧运动,可以维持肌力・肌肉量、改善血液循环。
另外,感到疼痛时尽量避免引起血管收缩原因的着凉、压力、过量摄取咖啡因等,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避免引起疼痛的恶性循环。
排卵痛是女性的生理现象,要从容的应对。

排卵痛是女性的生理现象,了解自己的月经周期,在排卵前后让身体保持暖和,保持放松的心情等,总之要配合自己的身体,从容的应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