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排第1位的就是肺癌。肺癌的死亡率也非常高,过去患者被诊断为肺癌时,就像被判死刑,医生无计可施。
而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肺癌治疗的效果有所提高,尤其在医疗发达的日本,肺癌治疗预后康复率极高,那么日本肺癌治疗是怎么做的?日本肺癌治疗真的有那么好吗?日本的医疗技术真的是国内无法企及的吗?我们下面来看一看。
以日本癌症研究中心中央医院为例,实际上该院实现了术后4天的短期术后住院时间和极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此外,2007年至2017年手术后30天内6,856例中死亡仅有13例(0.2%)在全球范围内保持了极高水准的安全性。
我们先来看看日本在治疗肺癌上的治疗方案:
自2009年以来,通过参与全国临床试验积累了全国大的区域切除经验,以验证该区域切除的有效性。节段切除就要求用和肺叶切除术相比,更精确的外科手术。此外,国家癌症研究中心医院呼吸外科认为,提供机器人辅助手术,用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可治癒性。
机器人手术比开胸手术更安全,而且住院时间更短,恢复正常活动的速度更快,疼痛更少。手术通常只需要2-4个小时,病人的住院时间一般只有三到四天。大多数患者可以在一个月内恢复正常活动,而不需要长期的携带型氧气。
手术更精准?
机器人系统配有高解析度三维内镜,视觉可放大10~15倍,并且机器手的大小也仅为5或8毫米,比人的手指更为精细,手术的精确度实现质的飞跃。
患者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术中,机器人的机械手臂在患者体表留下的创口更小,出血更少,术中的组织创伤和炎性反应减少,术后患者疼痛感更少,住院时间缩短,生命品质改善。
医生操作更灵活和便捷?
达文西手术机器人可增加医生视野角度;机器手在患者体内可实现灵巧的转腕,能以不同角度操作、还可以减少医生手部颤动,同时减少医生的疲劳,使其可以更集中精力的为患者手术。这是传统胸腔镜所不具备的重要突破。
但是近年我国的医疗发展,也开始有这些医疗方案了,那为什么还要去海外呢?我们再来看看中日医疗的差距在哪:
国家投入大
从投入力度来看,中国卫生事业总投入占GDP的比重近年来一直在5%左右,而日本是8%。从总投入中政府与个人所占比例来看,根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中国卫生总费用约为2.4兆,其中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总支出是30.7%,社会总支出34.6%,个人支出是34.8%,而日本个人支出的比例只占总卫生费用的12.8%。
医学硬体设施先进、科研水准高
医疗硬体的尖端代表重粒子癌放疗设备目前只有日本三菱重工和德国西门子生产,日本住友、三菱、日立则是另一个代表质子束放疗加速器的主要生产和建设商,目前世界1万2千多名重粒子治疗病例中,日本放射线医学综合研究所(放医研)占了9000多例。
在基础科研领域,日本的水准也处于国际前列,获得2012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诱导干细胞技术发明人就是日本人山中伸弥教授,此前日本科学家已因绿色荧光蛋白、生物大分子质谱分析、抗体的遗传原理等发现多次获得诺贝尔奖。
日本的现代制药业历史悠久,规模庞大,在《制药经理人》发布的2014年全球制药企业50强排行榜(2014 Pharm Exec top50)中,日企占据其中9席(中国制药企业无一家上榜)。
现代医学教育历史长、水准高,医护待遇较高、服务态度好
日本是亚洲早先系统建立现代医学教育体系的国家,从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日本政府便开始废除汉医培养西医人才,至二十世纪初,已有西医执业医师近万人,而我国的现代医学教育始于二十世纪初,且协和、湘雅、同济等著名医学院校都是由外国人创办的。
在日本医生算是白领中的绝对上层(综合收入和地位而言),成为医生的难度也大,日本的高考后参加医学部的二次考试,成绩需达到一流大学的中上水准才有望入学,医学部的学习是6年。而就读私立大学医学部的学费大概是每年4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27万元),无论公立或私立,都需要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后方可行医。
日本不光在肺癌治疗上有所优势,各方面的医疗指标都较国内高很多。每年的精密体检对于癌症的发现也有很大的帮助,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有更高的治愈率。